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APP
净息差垫Υ底、贷存比高企,厦门银行利润或已接近天花板!本文源自:机构之家在6月日股权登记后,昨日持有厦门银行(601187.SH)股票的股民进行派息除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10元,股民期盼已久的股息收益终于“落袋为安”!自从“新国九条”颁布以来,诸A股上市银行基本都积极响应,安排派发红利、回报股民;年度分红暂列第三据机构之家统计,在总计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厦门银行已是第家落实2023年度分红的银行!总体分红利润为8.18亿元,占该行年度净利润的30.71%,以6月日股权登记当天的收盘价5.47元/股计算,则静态股息率为5.67%,在已落实分红的家银行中暂列第三;已实施2023年度分红派息A股上市银行情况一览单➵位:亿元,%;基础数据来源:iFind注:数据截至6月日股权登记客观地说,厦门银行这一股息回报水平,无论是从全社会的平均回报来看、还是与其它☮银行同业比较,都是较为可观的?但直观可见的是,今年以来厦门银行的股价涨幅,并未随其股息水平而居于同业前列;年内股价涨幅同业落后由于思维固有的局限性,在经济金融领域往往会有一些看似“反逻辑”、“反直觉”,却又正确的结论,其中一项就是上市公司股价与分红之间的关系!按理来说,企业将“自己口袋里的”未分配利润对外派发给股东,会导致自身的资产权益总值减少、从而导致估值的下降!但实际上,由于分红预期的存在而受到市场更多的追捧,反而会使股价高于(其它☮情况相同但)不分红的公司;那么厦门银行的股价走势又是如何;是否符合上述认知?为此,机构之家对上述家银行的年度股价走势进行了整理,遗憾的是厦门银行年内截至6月日的股价涨幅仅为7.89%,在上述银行中位列倒数第四,较高的股息率与较低的股价涨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反常的现象,背后到底是何原因所致!已实施2023年度分红派息A股上市银行股价涨幅一览单➵位:%?基础数据来源:iFind注:数据截至6月日股权登记市场的估值固然有情绪性一面,但对于相对较为“理性”的银行股,更大的可能是厦门银行自身经营层面或许存在问题,使得市场调低了其估值水平!风险管理给利润做下限兜底对此,机构之家对其各项经营指标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应该说,厦门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还是相对较好的?1季度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74%,相比2023年末下降了0.02%,在42家上市行中名列第2位?拨备覆盖率412.01%,略低于2023年末的412.89%,在42家上市行中名列第11位?而资本充足率为15.63%,相比2023年末的15.40%提升了0.23%,在42家上市行中名列第9位!厦门银行三项风险指标上市行排名情况一览单➵位:%!基础数据来源:iFind利润,无非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银行的日常运营成本一般很难拉开差距,某种程度而言,净息差“收入”决定其上限、而风险“支出”决定其下限;厦门银行的风险管理给该行的营收利润做了下限兜底,后续因风险减值、充实资本等因素大额冲减利润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净息差收入的情况又是如何;净息差及贷存比预示利润已接近天花板对于当前的银行而言,利润主要就是净息差收入?在具体构成上,简单➵言之就是净息差和资产、负债业务盘子关联一定系数的乘积;而资产、负债业务的利用效能就看贷存比?从2024年1季报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厦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增长4.35%?尽管还有所增长,但或已临近天花板;对于这一问题,从厦门银行净息差和贷存比指标的情况就能得出结论!从目前舆论界最为关注的银行净息差来看,厦门银行的2024年1季度末的净息差为1.03%,在42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处⅜于最低水平?低水平的净息差就意味着“薄利”,要想维持利润的增长就只有“多销”,才有可能争取一个“薄利多销”的局面?厦门银行历年贷存比和净息差情况一览单➵位:%!基础数据来源:iFind但遗憾的是,厦门银行的“多销”是不大现实的!从贷存比指标来看,2024年1季度末,厦门银行在2023年末101.02%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上升至108.64%?贷款的发放是要以存款为基础支撑的,并需要部分缴存至人民银行做为存款准备金;故☤而个别支行、甚至分行可能存在贷存比超标的情况,但对于某家银行整体而言,该指标一般以不超标为宜!厦门银行当前高达108.64%的贷存比指标已在42家A股上市行中高居第二,除非存款规模有明显增加,否则后续已几无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的明显空间?从历史数据来看,厦门银行2019年末的贷存比指标尚有72.18%,2020年末大幅跃升至91.19%,此后一路走高、当前已耗尽了增长的“潜能”;而在当前存款利率水平下,对银行而言客户的“存款搬家”已是不小的挑战!而厦门银行又处⅜于沿海发达地区、市场“有效性”较高,要想低成本地维持存款增长,恐怕难度不小;故☤而,在垫Υ底的净息差水平下,贷款规模又不大可能明显扩张,即使能维持当前较高的资产质量水平,厦门银行的利润或也将接近天花板?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及贷存比指标前后列一览单➵位:%!基础数据来源:iFind!净息差收窄,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来看这份报告中新经纬6月日电(魏薇)日,毕马威中国对外发布《2024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升级将给传统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带来冲击,银行需要改变在创新领域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投资布局明显不足的现状,同时对房地产等相关业务风险和业务潜力进行重估!报告总结了新周期中银行业发展的四个关键趋势?一是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和优质资产稀缺成为常态!未来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将面临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与优质资产稀缺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受到宏观经济及企业融资需求走弱的双重影响,特别是地方债和国债降息等因素的影响下,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将缓慢下行,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在中短期仍有较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银行亟需补充能平衡价格或风险的“优质信贷资产”来替代现有的房地产和平台类信贷资产;但优质资产的市场供给明显不能满足银行资产结构调整的需求,加之不断加强的异业竞争,优质资产的稀缺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二是净息差还将继续收窄,银行营收和盈利增长承压;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的同时,银行业的净息差也在快速收窄!虽然预计随着银行负债成本的下降和银行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净息差将逐步企稳,但中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低息差环境;如果不改变资产结构和收入结构,银行的营收和盈利增长将面临压力?三是以量补价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银行业整体资产规模增速也将放缓!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毕马威中国预测,未来中国银行业的整体资产规模增速将放缓:一方面,宏观金融政策引导银行业从规模驱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另一方面,更多银行为保持ROE水平和应对补充资本的压力,将放弃以量补价的发展模式?股份制银行在2023年的资产规模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一季度六大行也放缓规模增速,力求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在“量、价、险”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四是行业分化加剧?部分资产结构失衡、负债经营能力较弱、历史不良资产包袱沉重的中小银行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将受到挑战?未来商业银行的分化将进一步加速,领先银行将利用更牢固的客户基础、更高的资本使用效率、更多元的收入构成、更低的负债成本、更强的风险经营和科技与数字化能力在竞争中获取优势,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低息差环境;报告指出,银行业要科学规划未来的资产负债结构,构建业务转型战略的底线;制定聚焦的、长期的核心客户发展战略!打造专业化、精细化和体系化的业务和风险经营能力!围绕价值创造进行战略性成本优化!打造学习型、专业化的高效能团队!积极布局数字化和AI等新技术领域;毕马威中国金融业审计主管合伙人陈少东表示,放眼未来,银行业的净息差正步入历史低位,但这也成为银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催化剂,推动着银行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模式;银行业普遍认识到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加快战略转型步伐,构建更为高效、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模式,才有望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中新经纬APP)!准备挑战连任?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辞去党首一职6月24日电据韩⇟联社24日消息,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当天宣布辞去党首一职?资料图:李在明;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报道,24日上午,李在明在共同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会议结束后表示,“在国民和国家面临的巨大危机面前,民主党究竟应该走什么路,我们`将进行深刻♜的思考?”韩⇟联社指出,共同民主党将于8月18日举行全党大会,选出新一任党首;李在明实际上已经下定决心挑战连任?李在明曾在2022年代表共同民主党参加韩⇟国总统选举,以微小差距败给现任总统尹锡悦?大选结束后,李在明持续参加政治活动,并在2023年8月31日至9月23日进行绝食,以抗议尹锡悦的施政?2024年1月2日,李在明在视察釜山加德岛的新机场用地途中遇袭,颈部被刺伤,随后接受了手术和住院治疗,1月10日出院后居家接受治疗?凌✵云✺光6月21日转融通出借成交42900股根据上交所网站显示,6月21日,凌✵云✺光转融通出借成交42900股,期限为14天?据了解,转融通是指证券金融公司将自有或者依法筹集的资金和证券出借给证券公司,以供其办理融资融券业务的经营活动?上交所接受借入人借入申报的时间为每个交易日9:15至11:30、:00至15:10;公开资料显示,凌✵云✺光法人代表为姚毅,公司注册资本4.63亿元!本文源自:金融界作者:转融通?凌✵冠未来?中联重科新能源搅拌车销量数一数二在国家“双碳”目标及技术创新升级的推动下,工程机械行业迎来电动化浪潮!中联重科走“科技路”,打“创新牌”,推出的“凌✵冠”系列新能源搅拌车,凭借超低的能耗、卓越的性能,热销大江南北,销量数一数二;中联重科持续引领行业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趋势,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搅拌车智能工厂,具有每18分钟下线一台、年产1.5万台搅拌车的生产能力;凭借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领域和行业数字化变革中的引领者风范,更荣获由工信部主导、中国质量协会组织评选的“全国质量标杆”,入选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全球首条搅拌筒智能化生产线和叶片自动压型产线的加持下,制造精度高,焊接可靠,可实现制造数据自动检测!新型搅拌筒设计不仅彻Υ底解决了混凝土离析现象,而且搅拌性能有着显著的提高;同时搅拌筒寿命更长,加上稳定可靠的液压系统,使搅拌车质量有可靠的保障;在新能源搅拌车领域,中联重科推出适合三大应用场景的8款充换电一体式、5款充电式、3款混动式共计16款新能源引领型产品,为不同客户提供全面绿色化混凝土搅拌运输解决方案?以“节能先锋”——“凌✵冠”12F350新能源搅拌车为例,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以上,轻松满足一天作业需求?同时,能耗降低了15%,单➵公里耗电量最低1.3度;低能耗、长续航、智能便捷等优势令它☮一经上市便赢得了超强口碑?中联重科新能源搅拌车以低能耗、高品质、高配置著称;如底盘均是选择历史悠久,技术雄Κ厚,市场保有量高的国内外最知名品牌,并与全球领先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领域巨头深度合作,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客户行业竞争力!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搅拌车市场前景广阔!中联重科凭借着先进的研发理念、雄Κ厚的技术实力、高端的产品配置、多元化新能源解决方案、完善优质的售后服务体系,“凌✵冠”新能源搅拌车累计销量数一数二,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展望未来,作为混凝土机械全球领军品牌,中联重科将继续秉持“技术是根、产品是本”的理念,坚定创新驱动战略,极致奋竞,与广大客户深化合作、携手共赢,为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迈向更加绿色、智能的未来?